Aldiss的短篇小說《一整個夏天的超級玩具》(Super-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)。這是一個科幻童話故事,講述了一個被設計成兒童的機器人,被賣給一個家庭,當作他們處於深度昏迷中的兒子的替代品。最後,當他們真正的兒子醒來,機器人小孩被他的所有者無情的拋棄在森林里,而沒有把他送回工廠銷毀。餘下的情節就是講述這個機器人小孩試圖理解他與人類的差別,尋找他在這個瀕臨毀滅的世界裡殘存的價值。

  這就是構成《A.I.人工智慧》整個劇情發展的小說,也是一個讓人十分心痛的故事。同樣是以機器人為故事骨架,但在我們觀眾眼中卻看不到任何一個沒有心的機器人。即使是同一型號的機器人,當它開始運作並且與人接觸的那一刻起,它便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。一如大衛、一如喬、一如泰迪,皆是獨一無二的。電影裡看不到《駭客任務》中機器冷酷的邏輯思維,《變人》、《機械公敵》中束縛機器人的機器人三大法則也不存在,唯一有的只有真實的人性以及省思。

  當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時,我們要如何區分人類與機器人?電影,《銀翼殺手》中也有類似的話語:當科技能夠複製人類的時候,我們如何區別人與科技產物?這兩者的概念變得模糊不清時,我們只能從物理性上的差異來判斷他們的不同。然後更困難的問題接踵而至。

  如何才能稱之為人?什麼叫做真正的人?是影片的最後外星人指出的「靈魂」嗎?亦或是生命的姿態?這個問題的關鍵我想大概是「愛」吧。大衛比真的人更知道愛是什麼,他有渴望成為真的人的渴望、愛人與被愛的渴望、憐憫、關懷、好奇、勇氣與不背叛的友情。實際上在旁人看起來,他一直被遺棄,被人類、時間與空間遺棄。但他本身卻是一種絕對的完美,遺棄或岐視的那方面與大衛間的對比洽好是種種的反射。

  「自我」、「情感」、「人性」、「獨一無二」,不知不覺大衛已經把了身為人最重要的東西通通都緊握在手中,甚至比人更加地了解它們的涵義。為此大衛感到歡喜,但也感到痛苦。因為他發現人類和機器之間,存在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,不過即使如此卻也有共通的可能性,只要你懷抱著希望。無可懷疑,大衛完完全全是一個人,它與真人的差別僅在於肉體,除此之外皆與我們無異。
  影片中大衛被莫妮卡設定了無私且無止盡的愛,但是當他的愛得不到回報時,會開始憎恨嗎?我不禁這麼想,因為期待他人對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應是人的本性,後來我發現其實我多慮了。真正的「愛」並不是一昧地付出而是不求回報, 正因為對方是自己最重要、最深愛的人,所以只希冀自己的付出能讓對方得到幸福,而不奢求對方的回報。

  儘管大衛對莫妮卡的感情是沒有自主性的,但他仍然擁有命運的自主性。做出許多的努力,期望能讓自己被他人所愛;鼓起勇氣踏出腳步,希望藍仙女能讓自己成為真人。見到外星人之後,在某種形式上,最後大衛的願望總算如願以償,他終於成為真正的小男孩,見到了莫妮卡。這一切就像《木偶奇遇記》裡的皮諾丘一樣,皮諾丘終於變成了真正的小男孩,與他的父親團聚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lvers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